白银文明网 > 专题 > 2018专题 > 2018白银网上好人馆 > 中国好人榜
尚庆武:点滴善举汇大爱
发表时间:2018-09-28来源:白银文明网

  尚庆武,是景泰县一名个体残疾钉鞋匠。27年里为学生半价钉鞋平均每年钉鞋9000余双,27年钉鞋数量超过20万人次。27年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处处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尚庆武荣登“中国好人榜”。

  今年50岁的尚庆武说,自己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所做的,仅是微薄的小事。学生自己不挣钱,拿着父母的血汗钱生活,能少收尽量少收。

  知道尚庆武的事的人却说,给学生娃半价、免费补鞋,一次两次容易,一天两天容易,能坚持27年,老尚真是不容易!这份心意,可不微薄。

  钉鞋匠的读书梦

  尚庆武是景泰县中泉乡三合村人,三岁时因小儿麻痹后遗症致肢体残疾,他的童年几乎是在爬行中度过。

  尚庆武说:“因为残疾,我没有上过学。”

  家距离学校不到百米,当时8岁的尚庆武看到同伴们背着书包出门,就知道该上课了。他就爬到学校,在窗口听课。“听多少算多少。当时心里很难受,为什么我不能念书?”

  最终,身体残疾的尚庆武没能实现读书的心愿。一次偶然的机会,尚庆武在县城里见到了补鞋机,身体残疾的他琢磨着想自食其力。可一打听,一台补鞋机要160元钱,对于毫无收入来源的尚庆武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

  无奈之下,尚庆武找到当时的公社书记,他说如果公社能帮忙采购补鞋机,自己一定能把鞋钉好。时任乡领导的李生华,见到眼前这个弱不禁风的残疾青年,被他的韧性打动了,特批了200元让他添置补鞋机。

  尚庆武喜出望外,拿着钱买了补鞋机,多余的40元钱买些钉鞋用的其他工具和材料。

  在家里练习一段时间后,尚庆武带着他的补鞋机来到县城。第一天,连个坐的小凳子都没有,他捡了几块砖头坐在上面开始钉鞋。这一天,他挣了4毛钱。当晚,尚庆武失眠了,他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了。一个月下来,扣除自己的开销,竟然给父母捎去了20元。能孝敬父母了,能出钱供弟妹们上学了……尚庆武说,当时的喜悦就似重生。

  于是,借助学校门口钉鞋可以接触学生的“便利”,尚庆武开始识字。到今天,绝大多数常见字他已经能够辨认。他说:“遇到不认识的字,我就写在手上,来了学生我就问。这已经实现我一大半读书的梦想了。”

  尚庆武的女儿说,父亲在补鞋的时候,时常问同学最近学习怎么样?遇到家庭困难的学生,还分文不收。

  半价钉鞋,心甘情愿

  拄着一副拐杖的鞋匠尚庆武在景泰县城很有“知名度”,不说别的,27年来享受过他钉鞋半价“优惠”的学生就有很多。今年33岁的韩贵勤10多年前读书时就经常在这里补鞋,他说,读书时,农村学生穿的大多还是胶鞋、球鞋,很容易破损,老尚那时看到学生娃不容易就收一半钱。

  尚庆武的鞋摊就摆在景泰一中附近支渠桥头,27年来从未换过位置。20多年前,半价钉鞋的消息在学校不胫而走。很快,学生们都知道桥头钉鞋便宜。“中午吃完饭,来钉鞋的学生都需要排队。”尚庆武说道。

  鞋摊临近学校,所以为学生钉鞋就成了尚庆武的“主要业务”。当初为什么要给学生半价钉鞋?尚庆武的想法很简单,他说:“最初物价水平很低,普通钉鞋收5分钱,给学生娃钉鞋我只收2分钱。因为学生不挣钱,他们的钱是父母给的,还要拿来生活。我少收点钉鞋钱,就当让他们多匀出来点钱吃顿早餐。”

  尚庆武刚开始半价为学生钉鞋时,年仅23岁。距离景泰一中不远处,就是尚庆武的家,正北5间房子,东边有两间。房子是1987年县民政局帮助修建的。实际上,尚庆武一家的生活过得很紧张,妻子也是残疾人,女儿还在上学,一家人依靠低保金和补鞋的收入度日。

  27年下来,尚庆武为学生半价钉鞋超过20万人次。有人问尚庆武,算没算过半价优惠的钱累计有多少?尚庆武干脆地回应:这个账我没算过。

  尚庆武说:“这些年来,每天没日没夜地干活,我也觉得累。可是给学生半价钉鞋,我心甘情愿。”

  生命里的温暖

  27年来,尚庆武不仅为学生半价补鞋,有时还为孩子们“补课”。小小的修鞋摊,成了循循善诱的“第二课堂”。而尚庆武用两碗酿皮劝出一个大学生的故事,更是为当地的一些老人津津乐道。

  原来,10多年前,来自景泰县五佛乡的学生王朝一有一段时间不去上学常在尚庆武补鞋的桥头处彷徨。看见了学生逃学到处转悠,老尚很痛心。由于家庭困难和行动不便,尚庆武没有上过一天学,这成了他终身的隐痛。看到王朝一逃学尚庆武坐不住了,就请王朝一吃了两碗酿皮。吃完后,尚庆武问他,你看我晒得黑不黑?王朝一不吭声,只是盯着尚庆武看。尚庆武接着说:“要么,包背上和我一样吃这苦,要么好好学习将来少吃苦。”王朝一说,你这苦我吃不了,我还是回去念书吧。后来,他考上了大学,2003年还专程去鞋摊上看望了尚庆武。

  由于经常和一中的学生接触,尚庆武不自觉地就对学生们有了一种关怀。遇到不认真学习的,他忍不住会劝上两句,遇到家境确实贫寒的学生,尚庆武就顾不得自己捉襟见肘的生活,总是尽力帮助。

  1992年,一位名叫康源的孩子,穿着一双黄球鞋站在尚庆武的摊子前。鞋钉好后,他还站着半天不走,最后腼腆地告诉老尚:“我忘带钱了。”其实,老尚一眼就看出端倪:“不要钱,你抓紧念书去。”当时一碗牛肉面8毛钱,老尚塞给康源3元钱:拿去吃饭吧。事实上,康源当时家境困难,已经无力承担上学费用了。老尚知道康源的家庭情况后表态:我手里也没多少钱,等你考上大学,我给你300元钱做路费。1993年,康源如愿考上了大学。13年后,已经成家的康源来到景泰,一定要请老尚吃顿饭。然而尚庆武拒绝了,他说:“心意我领了,你们只要好好干工作,我就安心了。”

  也有几个经他资助、最后没能考上大学,或者中途辍学的学生,但尚庆武说,只要能在娃娃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帮他们,他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资助学生的账,尚庆武说也没有必要算。他说:“我是个穷人,没钱。资助也是几十元、几百元钱的事,就算是给学生点饭钱,是微薄的小事。我没机会上学,但能给上学的娃帮点小忙,让他们好好学习,也算了我的心愿。”

  下午4点多刮起了沙尘暴,天空昏暗,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股土腥味。街上的人们掩面捂鼻,匆忙赶路。

  “老尚,快收摊吧,黄风来啦!”旁边的人朝尚庆武喊着。

  “很快,很快。”尚庆武一边答应着,手里的活却没有停下。他必须要赶在夏天来临之前尽量多修几双鞋,事实上,一旦进入夏季,尚庆武鞋摊的收入就很微薄了:“人都穿凉鞋拖鞋了,修鞋的就少了。夏天日子长,收摊迟,有时一天熬上12个小时,都等不上两个修鞋的。”除了低保,修鞋是尚庆武唯一的经济来源,而这样的状况,对于还供养着一个高中学生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太过窘迫了。

  “冬天是收入最好的季节,穿皮鞋的人多,修鞋的人才会多。”尚庆武说,只是数九寒天,就那样定定地在路边坐上一天,到下午收摊的时候身子早就冻僵了,睡到半夜里都还缓不过来。

  “起黄风了,你先回家去,把炉子生起来。”尚庆武催促身边的老伴回家给女儿准备晚饭。女儿是尚庆武1996年抱养的弃婴,如今已读高二。老伴也是残疾人,不但患有严重的甲亢,早些年还因病失聪。

  “今天要把这些活做完呢。明天如果天气不好的话,我就不出摊了。”尚庆武说着,一直望着老伴离去的背影……

  27年里,尚庆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传递着社会发展的道德正能量……

白银文明网责任编辑:林风

地方文明网站

主办:白银市文明办 白银文明网©版权所有

地址:白银市人民广场北路1号 邮编:730900

邮箱:1758871374@qq.com 联系电话:0943-8627325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