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文明网 > 文化铜城
感受沧桑之美 一起走进白银大地上的明长城
发表时间:2018-09-12来源:白银文明网

  “依山傍水旧边塞,铁马金戈古战场。至今故垒残垣上,犹有野花带血开。”这是今天流传在长城沿线的一首民谣。白银境内的靖远、景泰、平川三地,至今遗留有大量明代修筑的长城、城堡、烽火台等遗迹,在岁月的浸湮下,明长城呈现出一种沧桑之美。白银境内为什么会有如此丰富的明长城遗存?它们是何人所筑、何时所筑?因何而筑?近日,记者奔走于大河上下,穿行于三地的崇山峻岭之中,近距离感悟五百年前我们的先民在这片大地上和“胡虏”们的生死较量,体味他们筑城修堡、戍守边关的艰辛和不易,更为重要的,是想厘清白银境内明长城的走向和格局。

  从迭烈逊巡检司到靖虏卫:白银境内明代防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公元1368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命徐达、常遇春等大将北伐,八月,大将军徐达攻占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北逃上都(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重新过起了游牧民族的生活。至此,蒙古势力退出中原,中国再次回归由汉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之下。

  明洪武元年八月,随着徐达攻占元大都,元中书省左丞相、河南王扩廓帖木儿(又名王保保)从太原退居甘肃。洪武二年(1369年),明大将军徐达攻秦州、入伏羌(今甘谷)、取宁远(今武山)、至巩昌(今陇西)、征临洮、克兰州。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复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往征元将王保保。三月徐达师至定西,进兵沈儿峪(在今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境内),元将王保保退居车道岘(今车道岭一带)。四月,徐达大败王保保,擒元郯王、文济王及国公平章以下文武僚属一千八百余人,将校士八万四千五百余人;获马一万五千二百八十余匹,骆驼、骡、驴杂畜无数。王保保仅与其妻、子数人从今会宁、靖远方向向北逃遁,跨过黄河后由宁夏奔和林(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至此,今白银境大部归于大明版图。

  就在徐达打败王保保的那一年,51岁的元顺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死于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西南)。元顺帝去世后,统治漠北的蒙古贵族内部逐步发生了分裂,分成了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个部落,其中鞑靼实力最强。三个部落不仅内部争战,而且时常侵扰明朝边境。

  由于明王朝是在推翻蒙元帝国后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相互之间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蒙古贵族仍然企图重新入主中原,不断组织力量反攻,“元人北归,屡谋兴复”。为防止北元卷土重来,明朝在北部边境地区修筑了庞大的军事防御工程,这就是长城,亦称边墙。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从东向西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百五十多个县域,总长度8800余公里。峻垣深壕,筑垒建隘,历时200余年,役夫不计其数,终使长城防御体系日趋完善。

  伴随明长城的修建,明朝在长城沿线分段设立了九个防守区,史称“九边重镇”。据《明史·兵法》记载:“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治府驻固原,亦称二镇”,共九边。沿九边有星罗棋布的卫所、关隘和城堡,处处设兵,屯田防守。明中叶以后,为了加强首都和帝陵(十三陵)的防务,又增设了昌镇和真保镇,统称“九边十一镇”。

  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在白银境内设置了第一个防务机构——迭烈逊巡检司。这一年,大将徐达刚刚在沈儿峪打败王保保,甘肃的河西地区还没有收复,大量的粮草物资需要渡过黄河运往前线,迭烈逊这座丝路古渡再次凸现其重要性。

  迭烈逊位于今平川区水泉镇的黄湾,汉代是有名的鹯阴渡口,北宋时期,北宋与西夏在此展开过激烈交锋,在西夏占领期间,筑有迭烈逊城堡,驻重兵守渡口。明初,因其地“密迩雪山、黄河,国朝于此分布屯军”,朝廷重新整修迭烈逊城堡,在此设置巡检司,驻军防守。在渡口架了索桥,又添置八艘渡船,“每船十一人持之”,加强并保证了通往河西的运输能力。其后,被徐达大军追过迭烈逊渡口的元代遗将贺宗哲部仍时时伺机反攻内地,数次在此与明军交战。

  很长一段时期,蒙古鞑靼部经常经迭烈逊入寇黄河以东地区,“自迭烈逊乘结冰渡河,由旱平川、白崖子、打喇赤入犯安、会地方。”河东百姓屡遭荼毒。其时,此一线黄河军事防务相当单薄,“止迭烈逊一巡司耳。”

  迭烈逊巡检司设立65年的那一年,是宣德十年(1435年),鞑靼部阿台汗又踏冰渡河入寇,因战事屡屡吃紧,谍报不已,巡检苏镛深感迭烈逊巡检司承担不了如此重任,即申报陕西都御史陈镒、都督郑铭,“请设兵卫,填实边隅,以便拒守”。陈、郑上奏后获得朝廷同意,于“正统二年(1437年),以古会州地(今靖远县城)置靖虏卫,属陕西都司。”(白银日报)

  靖虏卫东接宁夏,西连兰州,以黄河为天然屏障防御蒙古鞑靼部和瓦剌部的交替南侵。“靖虏一带,每岁黄河冰合,一望千里皆如平地,若贺兰山之虏踏冰驰踔,则兰、靖、安、会之间便为祸。”可见“冬防”是靖虏卫的重中之重。靖虏卫的设置,朝廷加强和提升了这一带的防务。靖虏卫成立时,“卫治虽沿会州旧址,而土著归附会宁,卫管悉各省调集军士,亦西安诸卫摘拨”“有官户八十六,军四千七百一户”,分置五个千户所屯戍全卫。这就是说,靖虏卫有将近5000人的军队在此屯垦驻防。

  明中叶以后,蒙古各部入侵加剧,边患愈来愈严重,为进一步加强北边防御,成化十年(1474年),朝廷在固原设置“三边总制府”,总制延绥、甘肃、宁夏三边军务,并由部院大臣充当总督。弘治十五年(1502年),又设立固原镇,靖虏卫此时改属固原镇管辖。

  固原镇建立之初以“固、靖、甘、兰”四卫组成,此中的“固、靖、甘、兰”即固原卫、靖虏卫、甘州中护卫(今兰州)、兰州卫(今兰州老城区),并戍守环庆、固原、靖虏、兰州一线。由于固原镇防务由陕西总兵负责,所以又称之为陕西镇。其后又将河州卫(今临夏市东北)、洮州卫(今卓尼县东北新城镇)、岷州卫(岷县)以及西固城(今舟曲县城)、文县(今文县东)、阶州(今武都区)三个守御千户所划归固原,至此固原镇共有七个卫所。管辖的长城位于宁夏镇以南,东起今陕西定边县西南,经宁夏盐池县南、同心县北、海原县北、甘肃靖远县北,然后沿黄河东岸南伸,至今兰州市西、洮河注入黄河处附近止,长一千里。

  “固原旧边”西段:白银境内筑成的第一条明长城

  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此时明朝立国已经133年了,离靖虏卫设置也过去了66年。这一年,蒙古火筛、小王子等部多次南掠固原、平凉一带,给军民造成了巨大损失。第二年,朝廷设立固原镇,西北一线的防务急速提升,当年,三边总制秦肱开始修筑饶阳水堡至靖虏花儿岔之间的长城。史籍中记载说:“尚书秦纮,奏起陕西八府民夫,铲山挑沟,设险以备胡”。

  《皇明九边考》中说:“总制秦肱筑内边一条,自饶阳界起西至徐斌水三百余里,系固原地界。自徐斌水起,西至靖虏花儿岔止长六百余里,亦各修筑,……屹然为关中重险,东向可以顾榆林,西向可以顾甘肃”。在这段“内边”长城中,饶阳是指延绥镇的饶阳堡,在今陕西省定边县姬原镇辽阳村,是陕、甘、宁的交界点。徐斌水初为墩名,后为堡名,徐斌水堡在今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的徐冰水村。靖虏卫城,即今靖远县城,花儿岔在今平川区水泉镇附近的黄河东岸上。这条近乎东西向的长城,从宁夏海原县的干盐池进入平川区境,经狼山、黄家洼、卧龙山、石碑子等处,沿水泉尖山北麓到达花儿岔,当时被称为“内边”,史书上还将其称为“固原旧边”。“固原旧边”的西段在平川区,这是白银境内最早筑成的一段明长城。

  弘治十八年(1504年)初,蒙古骑兵又大举入寇,围困灵州等处。年底,又自花马池(在今宁夏盐池县)、清水营(在今宁夏灵武市)两处拆墙进入,由下马房(在今宁夏同心县)响石沟直至固原、隆德县、静宁州、会宁县抢掠后,由西安州出境,这反映出秦肱所修边堑、营、堡不能很好地捍御阻遏蒙古骑兵。正德元年(1506年)杨一清被任命为三边总制时,他称秦肱所筑边墙“仅修四五小堡及靖虏至环庆治堑七百里,谓可无患。不一二年,寇复深入。是肱所修不足捍敌”。在杨一清看来,由于秦肱所修边墙墩堡太过稀疏,以致蒙古骑兵大肆深入,所以他在正德年间对“内边”进行增筑。“臣今近墙设墩,傍险增堡,声势相接,填塞沟堑,坍塌边墙次第修补,粗皆就绪,至于分布人马使守要害,召集土人使自为战,不敢慢易。”可见杨一清所修边墙是在秦肱所修边墙的基础上,增加墩堡,填塞沟堑,修葺坍塌之地,从而使得秦肱所修边墙更加牢固。

  嘉靖五年(1526年),因先年秦肱等人修筑的边墙低浅,已经“倒坏填塞,套虏节年过花马池,由此深入不能阻隔”,三边总制王宪又接修边墙57里。

  《北虏事迹》载:嘉靖九年(1530年),王琼任三边总制时,“自环县萌城西响石沟至靖虏卫地名花儿岔,长六百三十六里,系陕西固原镇该管边界。弘治十五年,总制尚书秦肱修理墙堑低浅,日久坍坏填塞,套虏节年过花马池,分道深入不能阻隔。是年八月王琼令镇守固原署都督佥事刘文,统领官兵八千四百余员名,巡行响石沟等处,防御套贼。挑挖响石沟至下马房旧堑长三十里,俱深二丈阔三丈五尺,南面堑上筑墙;连沟共高三丈,又修理下马房西接平虏、镇戎,经古城、海剌都、西安州,五堡坍塌边墙一百二十五里,随山就崖,铲削陡峻,至九月初三日次第修完;又于干盐池,地名青砂岘,铲崖挑沟长四十里,深险壮固以绝胡虏西入临、固之路,及干盐池以西栅塞崖堑二十九里,令靖虏守备都指挥赵昶修理完备。”

  从弘治十五年(1502年)到嘉靖九年(1530年)的二十八年间,秦肱、杨一清、王宪、王琼等戍边将领不断对这段长城加固、增修,构筑起了阻挡蒙古骑兵的第二道防线(就是“内墙”,是与经过宁夏西北部的长城相对而言)。

  白银市平川区境内的这段“固原旧边”,目前的遗址主要有青砂岘长城遗址、卧龙山长城遗址和碑南泉长城遗址等。

  青砂岘是黄家洼山的一处重要通道,在古代是非常有名的入寇要路。《重纂靖远卫志》中记载的五路“入寇要路”中,就有四路经过青砂岘,是重点设防的要隘。长城遗址如巨龙穿梭于黄家洼山巅北侧,气势磅礴,蜿蜒起伏,整个轮廓依然清晰可见。这段长城是固原镇徐斌水至靖虏花儿岔六百余里内边长城中最重要的防御工事,也是三边总制王琼在青砂岘“铲崖挑沟长四十里”的杰作。它巧妙地利用山脊,将面向敌方的山坡挖掘壕堑后,向内一侧用黄土培筑土垣而成。据史料记载:“俱深二丈阔三丈五尺,南面堑上筑墙,连沟共高三丈。”现存遗址壕堑沟宽约6米,南面城墙高约4米,北面高约1—2米,堑沟内侧间或还有用青石块垒砌的衬墙。每隔一百多米就有杂乱堆积的青石,应为设防的垛口。在青砂岘岘口约有一百多米长的较为平坦的地方,是长城防守的重点,遗址壕堑沟两侧均高约4米,并有构筑关门的痕迹,从现存的大量青石块推断,这里应当是出入长城的关城。关城是长城防守的重点,一般关城都建两重或数重,其间用砖石连接成封闭的城池,砖砌拱门,上筑城楼或箭楼,此段长城明显为两重。从青砂岘岘口沿山坡向东约2里,即为黄家洼山主峰之一,长城遗址在主峰北坡约20米处。在峰顶建有烽火台,台高约6米,主体系用黄土夯筑而成,外围用青石板铺砌。从烽火台向南北瞭望,则兴堡子川、西格拉滩尽收眼底。环烽火台的低处四周筑有圆形的堡墙,现残高约1米,在正南开有一道堡门。烽火台与边墙即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万一边墙失守,还可坚守烽火台用以报警。

  青砂岘长城在黄家洼北侧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若断若续,有如长龙,起伏在重重大山之中,向西约40里即为卧龙山长城遗址。卧龙山位于平川区宝积镇与靖远县东升镇的交界地带,从宝积镇周家地村向东北约10公里到磁窑,沿大水沟砂河折而向北,约15公里到卧龙山苦水堡。长城遗址从苦水堡南面的墩墩梁半山腰经过,宽4米左右,与黄家洼长城一样都是挖掘壕堑后用黄土培筑而成,墩墩梁上的烽火台遗址也与黄家洼山顶烽火台格局一样。这段长城向东穿过大水沟砂河,在砂河两侧还残存有用条石垒砌成的方台。长城跨过大水沟砂河后,从华道子向东经大堡岘子与黄家洼青砂岘长城相接,向西过李家沟约10公里,有碑南泉长城遗址。

  碑南泉长城位于宝积镇罗家川后山,现存遗址在山谷东侧,系就地取材,用青石板砌成外墙,内筑黄土,残存长约三十余米,谷底最高处达3米左右,高处临近山顶,已坍塌几无。20世纪六十年代,谷底尚存残墙,与山谷西端残墙连为一体,后被山洪冲毁,长城两侧山顶均建有烽火台。

  位于平川区境的这段“固原旧边”,穿越重重大山,就构筑方式而言,最主要的是堑险。修筑长城的方式主要有夯筑、堑险和砌垒。夯筑是现存明长城构筑的基本方式,其突出特点就是作为长城主体的墙体以黄土为主要材料,只是在夯层厚度、夯窝大小、土质材料、夯筑方式等细节上体现出差异性。我们所看到和较能理解的就是这种构筑方式。

  堑险是构筑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其特点就是“因地形,用制险塞”。现代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把“堑”引申为修筑长城的一种方法,意即掘、铲削、堑削。在构筑长城的防御体系中,“堑”的理解应该既是名词,即自然天险,又可为动词,即挖掘、铲削、堑削之意,也就是人造天险。“固原旧边”的西段,即平川境内遗留的明长城,在构筑中采用堑山劈险的方法比较普遍,形成了自然山险、人工堑险、掘开壕沟等多种堑险形式。

  山险是指把自然堑险纳入长城防范体系,山险墙是指利用自然险要、人为加工形成的堑险,一般有外削内湮式和劈山削崖式两种。外削内湮式就是将山坡地势平缓的外侧向下削挖,形成直而峭的断壁,劈山削崖式与外削内湮式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更大限度地利用了自然天险,在山脊断崖或山势陡峭处,对山体两侧的悬壁略加修整,直接作为墙体,或在外,或在内,或内外两侧都做修整,使其直立如壁、陡不可攀。还有一种就是挑挖壕堑。位于长城主墙体外侧的壕沟,一般意义上理解是修筑长城时便于就地取材,而实际上也是长城防御体系的一道堑险,明代特别重视外侧壕沟的挑挖,壕沟宽、深均达4至10米,甚为峻阔。

  砌垒也是修筑长城防御体系惯用的方式之一,一般在长城经过的山崖间、关隘、阙口处使用,大致可分包砌和垒砌两种类型。包砌是指在坡度较陡的山坡而直接用石块紧贴山体砌筑形成陡壁,在陡壁内侧与山体坡面的空隙填塞黄土及小石块,顶部形成平台。垒砌是指用石块垒成的墙体,即在山凹处、平台上及山顶等处以较大石块两面垒砌、中间以黄土及小石块混杂填塞。

  秦肱修筑“固原旧边”70年后,隆庆五年(1571年),总督王之诰、戴才又相继主持新筑了裴家川长城,这条长城在黄河南岸,穿越今靖远县北部的北滩镇、兴隆乡、双龙镇及石门乡一带,固原镇在黄河边的防务重点向北推进,“固原旧边”西段的作用相对降低,历史在隆庆年间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白银文明网责任编辑:林风

主题活动更多>>

  • QQ截图20221104091622_副本.png
  • QQ截图20220930153820_副本.png
  • QQ截图20220929162026.png
  • QQ截图20220927084004.png
  • QQ截图20220914141045.png

地方文明网站

主办:白银市文明办 白银文明网©版权所有

地址:白银市人民广场北路1号 邮编:730900

邮箱:1758871374@qq.com 联系电话:0943-8627325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