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文明网 > 文化铜城
靖远的民间文化——黄河战鼓
发表时间:2022-11-16来源:白银文明网
  黄河战鼓为公元1465—1487(明成化年间)由驻守黄河边塞的四十八门军户带到当地。原系与敌交战时指挥进退、扬威助阵之工具。14—19世纪(明、清时代)尤为鼎盛。随着冷兵器时代的逐渐衰退,黄河战鼓由原为战事服务,逐渐演化为民俗鼓乐、娱乐器具而广泛应用。
  
  黄河战鼓用鼓槌猛烈打击战鼓,利用鼓声宣刻古代宏大雄伟的古代冷兵器战争场面。黄河战鼓共分为三章八节二十二环,其鼓点节奏感、威武感、整齐感、震撼感都比较强烈,有凝聚民心、维系团结、怡情乐性的作用,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黄河战鼓的主要器具有锣、鼓等,配合道具有门旗、彩旗、令旗、鼓车、四龙黄河战鼓表演等。黄河战鼓以叨喳子的形势口传。
  北湾镇高崖村李台社李乃兴,早年在他外爷家里读私塾,李乃兴的外爷是现在天字刘家先祖,曾经任兰州永登县县令,后移居到天字村,并建有刘家大花园,当时各地名流途径北湾居住他家。李乃兴小时耍社火,也学了黄河战鼓。李乃兴是北湾本地唯一会打黄河战鼓的老人,他的黄河战鼓是六岁开始学习,一直打到91岁,各种套路打法他们兄弟以及其他人都只学了皮毛,简单的打法,也无法给他配合。目前四龙李台的黄河战鼓在社会及民间力量的努力下,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斗转星移,黄河战鼓历经沧桑岁月,流传至今实属不易。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诸多危机:由于黄河战鼓是采用单一的口传师承方式,熟悉“叨喳子”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大多数艺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由于制鼓技术人才的稀缺和费用的昂贵,战鼓的添置显得特别困难,鼓队原始的将士盔甲服饰随着年代越来越破旧,逐渐演化为百姓服饰或者太平军服饰。2008年,白银市成立了黄河战鼓研究会,组建了黄河战鼓表演艺术团。
  历尽千帆,笔者也走过了人生许多的风风雨雨,也见识了形形色色的鼓,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时期萦绕在耳畔的双狮狂舞、呼云唤雨、震聋发聩的鼓!那才是赋予笔者无穷力量的故乡!
  靖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她犹如华夏文明摇篮中的一枝奇葩,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地理人文景观,展现出不凡的气势,绚丽多姿,古朴典雅。追溯境内先民活动的踪迹,在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便有人类生存繁衍,考古发现了堡子山、红嘴子、庙洼山等多处人类生活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及石具文物。关于跳鼓子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来自当地的驻军。相传元朝军队曾长期占领靖地,后大明军队打败了蒙古人,明军中间来自安徽一带的将士们为了庆祝胜利,就敲响了一种鼓乐,因为这种鼓乐边敲边跳边打,当地人看到以后,就把它叫做“跳鼓子”。
  
  一说是由兰州、皋兰传入,也是与明军有关。据说明朝大将徐达率兵攻下兰州城,元朝的残兵败将盘踞在白塔山上,明军久攻不下,两军长期对峙。有一年元宵节,徐达让精壮军士扮演成耍社火的,每人手提一筒长鼓,将兵器藏入鼓内,社火队在城内城外表演向老百姓拜年。到了白塔山下,元军看到社火队的每人手里除了一把麻绳锤和一筒鼓而别无他物,就邀请他们上山表演社火,慰劳将士。社火队上山以后,趁其不备,打开长鼓,取出兵器,把元军杀了个人仰马翻,彻底消灭了元军的残余势力,从此天下太平。因而,这种用麻绳锤敲打长鼓的社火就被叫做太平鼓。后来又被崇文尚武的靖远人加进了一些新花样,形成了靖远人的打法,靖远人还把它叫做“跳鼓子”。笔者希望民间艺术这条路越走越远。(来源:靖远县博物馆)
白银文明网责任编辑:袁 丽

主题活动更多>>

  • QQ截图20230314164022.png
  • QQ截图20230221153412.png
  • QQ截图20230209152931.png
  • QQ截图20230112135723.png
  • QQ截图20221208141828.png

地方文明网站

主办:白银市文明办 白银文明网©版权所有

地址:白银市人民广场北路1号 邮编:730900

邮箱:1758871374@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