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文明网 > 文化铜城
冬日黄河畔,大川渡村的“古韵新唱”
发表时间:2022-12-14来源:白银文明网
  “花样小菜往上端,酸烂猪肉盛满盘,不忘下长面……”悠扬清丽的唱腔合着抑扬顿挫的乐音,从大川渡百年老水车对面的“曲子戏传习所”里传出,回荡在冬日的黄河畔。
  
  高维春 大川渡曲子戏传习所负责人 曲子戏传承人:眼下正是冬闲时节,刚好疫情防控政策也调整了,我们抓紧利用这难得的时间聚在一起排练“曲子戏”,再有一个多月就过春节了,我们也为春节期间演出做做准备。
  正在排练的《古渡新村》是曲子戏新编剧目,聚焦现实生活,以“曲子戏”的艺术表现形式,记录了在改革开放、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政策下,大川渡人守望相助、共奔幸福的美好生活新貌,将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饮食特色等融入其间,声情并茂、韵味悠长,彰显了黄河文化和乡村传统文化的深厚古韵。
  “曲子戏”的演员都是大川渡村民,他们平时都忙于农活,虽然唱戏只是业余爱好,可对曲子戏的追求和爱好却丝毫不含糊。
  
  “曲子戏”原名《西厢调》小曲,由本地清代举人张海润(字晓霞)精心研读《西厢记》及其他戏曲作品,大胆创新,移风易俗,借鉴民歌、古调、地傩戏等民间艺术,于1870年创作编写,盛行于黄河两岸,出现了“每至春节,排演乡傩,以闹丰年”的局面。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白银区一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曲子戏”流传至今,经过多次创新、修改,已形成了独具白银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形态,只要在大川渡长期居住的中老年人都能哼唱个一曲半调。加上“曲子戏”演唱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即可演唱,是大川渡当之无愧的文化“主餐”。
  高啟第 大川渡村民 曲子戏老艺人:我们大川渡人只要在农闲时,就会聚在一起,排练“曲子戏”,拉胡胡的切磋琴技,唱曲子的增进唱功,是个好干头,这几年疫情耽误了,现在我们抓紧把落下的功课补上。
  
  随着白银区文旅事业的蓬勃发展,“曲子戏”走出大川渡,呈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舞台上,将白银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于世。 
  古韵新唱、历久弥新,传统曲目是对白银地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新编剧目则是群众文化发展与普及的结晶。经历了时空的佐证和岁月的洗礼,“曲子戏”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如冬日的黄河,虽然严寒,却依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来源:魅力白银区)
白银文明网责任编辑:袁 丽

主题活动更多>>

  • QQ截图20230314164022.png
  • QQ截图20230221153412.png
  • QQ截图20230209152931.png
  • QQ截图20230112135723.png
  • QQ截图20221208141828.png

地方文明网站

主办:白银市文明办 白银文明网©版权所有

地址:白银市人民广场北路1号 邮编:730900

邮箱:1758871374@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