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文明网 > 深度评论
莫用老眼光审视故宫新栏杆
发表时间:2017-06-12来源:白银文明网

  近日,有细心的游客发现,故宫慈宁宫正门处、乾清门两侧的金属栏杆被换成了新制的汉白玉栏杆。由于新换栏杆与故宫原有汉白玉护栏十分相似,引发了一些网友对新制栏杆是否破坏故宫建筑原貌的议论。(6月11日北京青年报)

  故宫更换新栏杆引发网友围观和热议,不但表明大家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了,而且显示出关注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热情,这无疑是值得欣慰和称道的,不过就事论事而言,一些网友针对金属栏杆换成汉白玉栏杆的质疑,乍听起来固然不无道理,但如能用发展的眼光去打量就不难发现,未免显得太过多虑、保守甚而矫枉过正了。

  有网友质疑,新的栏杆与故宫旧有栏杆风格接近,很容易让游客产生这本来就是故宫建筑原貌的错觉,破坏了宫殿建筑原有风格;也有人提出,护栏的原意应该是保护文物,而不是取代文物,更不应该对大家欣赏中国古代建筑造成错误认识。栏杆是用来保护文物的,文物是文物,栏杆是栏杆,这一点大家都具有起码的认知,因栏杆的材质、色彩、工艺等的改变而认为会给公众造成错觉,甚至于是破坏文物景观,本身就混淆了概念。

  正如有持不同观念的网友指出,相比金属栏杆,汉白玉材质的护栏与古建筑风格更为接近,也更加美观。而据媒体记者现场观察了解,汉白玉护栏相比金属栏杆更容易降低游人去摸一摸铜缸、铜狮子的冲动,在仍保留金属栏杆的位置上,护栏已经被游人摸得锃光瓦亮,过往游人大多会习惯性地将手伸向护栏围住的文物,而汉白玉栏杆一般距离文物更远,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伸手党”。作为保护性设施,既能更好地起到保护作用,又与文物风格更融合、协调,这不正是我们应该着力追求的境界吗?

  文物保护是个细活儿、技术活儿,尤其要讲究文化含量,尊重原貌是起码的原则,这一点毋庸置疑。作为保护措施,追求不断完善是应有之义,而没有理由要求一成不变。按照这种思维,假如最初就是用汉白玉,如今改成金融材质做栏杆,岂不是也会遭到诸如风格不协调、不利于保护之类质疑?故宫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开发了不少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受到公众的广泛热捧,难道说过去不曾有过,会影响人们对传统故宫的认知?如此看来,不妨多从创新性传承、创造性发展的角度打量故宫新栏杆,而不宜“用老眼光看新问题”。(陈忠平)

白银文明网责任编辑:张晓

主题活动更多>>

  • QQ截图20221104091622_副本.png
  • QQ截图20220930153820_副本.png
  • QQ截图20220929162026.png
  • QQ截图20220927084004.png
  • QQ截图20220914141045.png

地方文明网站

主办:白银市文明办 白银文明网©版权所有

地址:白银市人民广场北路1号 邮编:730900

邮箱:1758871374@qq.com 联系电话:0943-8627325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