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文明网 > 生态白银
景泰县打造风沙线上的生态屏障(一):守护美丽家园
发表时间:2018-09-11来源:白银文明网

资料图

  近年来,景泰县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科学治沙,逐步建设成4万多亩的沙生植物“隔离带”,着力打造风沙线上的生态屏障,惠及沿线群众。

  这个距离治沙站不到10公里的景泰县红砂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被当地人称为“沙漠小江南”,沙漠樱桃是他们培育的一个新品种。

  2006年,这里黄沙漫漫,当地民营企业景泰县十里沟煤业有限公司开始在这里筹建景泰县红砂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景泰县红水镇红砂岘村村主任 王年山:以前这个地方是黄沙包,晚上刮风,早上起来被子一层沙,甚至把门都刮着堵住了。

  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制约着景泰县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严重威胁着兰州、白银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使居住此地的人们谈沙色变。

  红水镇村民 董进勇:等到饭吃完以后,碗底里差不多就(有)两三克沙子吧。

  景泰县红砂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文成:刚来的时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黄沙漫天,沙进人退,沙丘一眼望不到边。当地老百姓生存非常艰难,让人寒心。

  红水镇村民刘志万:我们到这来第一年种上三十多亩,长到五六寸高了,风抬的一下什么都没了,这么连续五六年都光种没收入。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景泰县不断探索研究荒漠防治技术,在治沙中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采取设置沙障,栽植柠条、沙枣、白榆等沙生植物等,多措并举防沙治沙。

  景泰县红砂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文成:在沙漠里想用普通的办法栽活一棵树是很难的。只有把沙子挖掉,把土填进去,才能栽活树。当然我们还采取了好多防沙固沙的措施,把流沙牢牢的锁住。

  1988年,刘志万从中泉乡搬迁这里,开始进驻沙漠,植树种草,成为景泰县第一代治沙人。1992年,景泰县治沙站正式成立,他的三儿子刘在军开始到治沙站工作。头顶灼灼烈日、猎猎狂风,一个个“治沙勇士”在漫漫沙海里挥锹挖沙,抱草插梭。第二代治沙人想出了“草格方治沙法”,这种方法能有效地阻住流沙,庄稼也能慢慢地长出来。

  县治沙站工作人员 刘在军:我们这一代治沙人就是用这个锄子拉开槽子,然后把草撒上,用铁锹把它扎进去,用脚把沙子拥起来。

  饱受风沙侵害的景泰人,从眼前一片片越来越多的绿色中,看到了改善生态环境的希望,坚定了与沙漠作斗争的信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压沙植树的队伍中,带来新技术、新方法,一起守护这片家园。(景泰县人民政府网)

白银文明网责任编辑:林风

主题活动更多>>

  • QQ截图20221104091622_副本.png
  • QQ截图20220930153820_副本.png
  • QQ截图20220929162026.png
  • QQ截图20220927084004.png
  • QQ截图20220914141045.png

地方文明网站

主办:白银市文明办 白银文明网©版权所有

地址:白银市人民广场北路1号 邮编:730900

邮箱:1758871374@qq.com 联系电话:0943-8627325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