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文明网 > 未成年人
研学旅行与历史遗迹的浪漫邂逅——白银市举办“长城外 古道边”中小学生长城研学旅行
发表时间:2023-06-02来源:白银文明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拓宽中小学生视野,提升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厚植家国情怀,2023年5月27日,白银市博物馆和白银区第三小学联合举办了“长城外 古道边”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近白银境内的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百余名学生参加了这场丰富而有意义的研学实践活动。


  一大早,五年级二班、六班96位同学乘坐大巴车兴高采烈地来到市博物馆门前。工作人员给他们发放了统一的绿马甲、遮阳帽、学员证、研学手册后,将两班同学分成ABCD四个小组。除了区三校带队老师外,每小组又配了两名辅导老师,全程负责同学们的安全。简短的启动仪式结束后,大家有序排队上车,登上了研学旅行的大巴。
  上车后,带队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白银建市历史、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优越的地理环境、白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阵地等,这次研学旅行的目的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泰索桥古渡和永泰龟城,同学们听后,都很激动,对这次研学旅行充满了期待。

  一路欢歌笑语,不知不觉来到研学旅行第一站——景泰索桥古渡口,由白银市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对景泰索桥古渡口颇有研究的卢昌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
  卢老师讲到,索桥渡口,作为丝绸之路北路的重要渡口,在西汉时期就很繁忙,骆队和马队络绎不绝。每年秋冬季节,中原的货物由马队运到黄河东岸,西域等地的皮毛和核桃等货物沿河西走廊由骆队运到黄河西岸。待到隆冬时节,黄河结冰,货物由人工肩扛踏着冰桥运送到两岸。明代时,先民们在黄河两岸分别栽上铁柱2根,拴上草索绳,草索绳上系有24条小船,小船上铺有木板,形成浮桥,搬运人员往来通过,因此叫索桥渡口。

  接着卢老师又讲了明长城、草料场、车马店、烽燧等遗址,索桥古渡口历史价值深厚,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于一体,神秘而悠远。
  面对苍茫的群山,奔腾的黄河水,同学们有的在快速地记笔记,有的在远望,有的在沉思。数百年,时光流转,繁盛一时的索桥渡口和绵延数百里的长城、堡寨也渐渐归于尘土,只有残存的遗迹向我们诉说着这里曾经经历的兴衰故事。
  中午同学们在景电宾馆用餐,简短休息后,启程去参观永泰古城。古城守护者原永泰小学校长李崇仁老师全程讲解。李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永泰古城”取名“龟城”的历史渊源及它在古代军事上的重要作用。古城从高处俯视,整座城像一只巨龟伏在戈壁滩上,惟妙惟肖。龟城首尾足爪俱全,将其每个部位在军事上的应用都发挥到了极致,被誉为西北戈壁上的军事古堡。

  跟着李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兴趣满满地走进“永泰龟城”,领会了“瓮中捉鳖”的含义,目睹了“五口井”的清澈,东西南北街的古朴沧桑。

  来到建于民国时期的小学——永泰小学,李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其建校的历史,及校门墙上砖雕图案的寓意,如门顶上喷涌翻卷的海浪托起一轮红日象征上学读书如旭日东升,前途无量。还有桃子、石榴、牡丹、荷花等各种砖雕富含的意义,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永泰小学是目前全国保留完好的民国时期三所小学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初级教育的重要历史见证!听了李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感触很深,懂得了知识就是力量及为人处世的道理。
  研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互动。在这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小学校里,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开展了“车轮滚滚”“铜墙铁壁”等游戏活动。工作人员先做了示范,然后两个班级进行比赛,同学们个个积极参与,密切配合,都想给班集体争荣誉。比赛获胜者,市博物馆给同学们准备了奖品。

  受欢乐气氛的感染,区三校的老师播放了“秒针”“我是阳光少年”的音乐,不管是学生还是工作人员,大家都随着欢乐的乐调扭了起来,把整个拓展活动推向了高潮,使沉寂了近10年的永泰小学沸腾了。
  古人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这次研学旅行使同学们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增进了情谊,真正地达到了研有所思,学有所获”的研学目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同学们唱着《送别》这首歌,依依不舍地离开。(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白银文明网责任编辑:郝环宇

主题活动更多>>

  • QQ截图20230519163336_副本.png
  • QQ截图20230510085752.png
  • QQ截图20230423145107.png
  • QQ截图20230314164022.png
  • QQ截图20230221153412.png

地方文明网站

主办:白银市文明办 白银文明网©版权所有

地址:白银市人民广场北路1号 邮编:730900

邮箱:1758871374@qq.com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68号